柏波制作《踏歌图》麦秆画
麦杆,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,每到麦收之时,麦秆满山遍野。而在蓬溪县黄泥乡,这里的乡亲们巧用看似无用的麦秆,将其制作成精美画作,创作出的天地山川、花鸟虫鱼、人物风景等形象立体丰满、栩栩如生。
2011年,黄泥乡成立了麦秆画专业合作社,由专合社负责统一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,并对作品统一销售。成立至今,黄泥乡麦秆画产业带动了数百名周边留守妇女就业,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。
20余年坚守
让“耍玩意”变艺术品
走进麦秆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柏波老先生位于黄泥乡场镇的家,院坝里是等待处理的大麦麦秆,要成为麦秆画的原料,这些麦秆还需要通过挑选、漂洗、蒸煮、晾晒等程序处理。
一楼是陈列室,墙上挂满了柏波制作的麦秆画成品,有山水、人物、书画、卡通、花鸟、建筑以及新闻时事等类型。
二楼临窗的大书桌,就是柏波的制作台。桌上摆放着他制作麦秆画使用的工具:熨斗、刀片、电烙铁、尺子、胶水……
要把这些普通麦秆变成一幅幅精致的麦秆画,过程并不简单。要把处理好的麦秆剖开后用熨斗和刀片打磨平整,然后用烙铁对其烙烫,使麦秆呈现深浅不同的颜色,最后通过剪、刻、雕、粘等,创作成画。“以前麦收后,乡亲们就用麦秆编织草帽、草鞋,爷爷和父亲也把麦秆拼成简单的平面画,没有颜色,只是闲暇时候的‘耍玩意’。”柏波说,那时的麦秆画没有欣赏价值,跟着长辈们学麦秆画制作,只是为了好玩。
1996年,在外闯荡20年的柏波回到家乡黄泥,开始专心制作麦秆画。柏波说,从儿时起响在耳边“刷、刷、刷”的麦秆声,早已融入了他的心底,他要把麦秆画这个“耍玩意”变成艺术品。
“以麦”相承
在创新中传承手艺
为了让麦秆变白,易保存,柏波苦心专研麦秆原材料的处理程序,多年后才研究出麦秆的挑选、漂洗、蒸煮、晾晒等处理程序。为了让制作的花鸟更加逼真,他在处理好麦秆之后,用剪刀剪出一根一根的羽毛,然后根据整体颜色进行上色、粘贴。
制作台上,一幅正在制作的山水画引起了记者的注意——山林层峦叠嶂,奇峰屹立对峙,远望像一幅水墨,凑近细看,这些深浅不同的颜色,都是用被焚烧过的炭化麦秆制成的,这正是柏波发明的“炭麦画”,原图来自南宋名画家马远的作品《踏歌图》。这幅长80厘米、宽50厘米的画作,需要近半年时间才能完成。“用焚烧炭化过的麦秆制作,能体现更多细节和颜色,画也更有层次感。”柏波说。
除了“炭麦画”,柏波还发明了“炭末字画”——用废纸壳折叠粘连做成立体的字样,将麦秆烧成炭末,然后将炭末粘附在废纸壳字样上。因为麦秆画,柏波认识了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曾来德,他采用这样的方法,将曾来德一幅草书作品制作成“炭末字画”。
除此之外,柏波还创新技术,制作出沙石画、浮雕画等,目前,他正在研究如何制作立体画。
打开市场
让麦秆画成为乡镇艺术名片
手艺日渐精进的同时,柏波也在考虑手艺的传承和把手艺转化为收入,带领乡亲致富。
在早期,麦秆画的销售情况并不理想。“我们全部是纯手工制作,工艺精,成本高,所以售价也高。”柏波说,由于制作工艺过于繁琐,麦秆画售价比一般的画价格更高,愿意购买的消费者并不多。
“如果能做成流水线,生产效率提高,价格就能降下去。”为了打开销路,2012年,柏波带着妻子到青神参观考察竹编,当地的竹编专业合作社让他深有感触。于是,他回乡成立了麦秆画专业合作社,免费吸纳乡亲成为学徒,学习麦秆画技艺。当年,柏波还将麦秆画成功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如今,麦秆画专业合作社已成为蓬溪县妇联扶持农村妇女创业、就业基地,接纳了近20名农村妇女加入麦秆画制作。不久前,成都客商还订购了一批麦秆画手工扇,都是柏波和乡亲们一起赶制而出的。